近期,集装箱航运市场呈现出整体颓势,不过这背后是各个方面的复杂因素交织。根据上海航交所6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SCFI指数上周上涨29.31点至953.6点,周涨幅3.17%,美线运价上涨,但欧洲线则仍在下跌。在这一大环境下,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发布了关于远东至北欧费率的调整公告,宣布将于2023年7月31日上调FAK费率。
据马士基的公告,从亚洲主要港口到北欧枢纽港鹿特丹、费利克斯托和格但斯克的FAK费率将上调至每20英尺1025美元和每40英尺1900美元。这一航线的费率侵蚀一直在加速,Xeneta的XSI亚洲-北欧指数显示,平均现货运价上周再度下跌1.3%,降至每40英尺1224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几乎减半。
然而,尽管费率上涨,北欧的市场运价却大幅下降,降至每40英尺1000美元以下。此外,供应过割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航运公司继续低价出售舱位,以争取更多的订单。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旺季,也并未出现预期中的运价回升。
与此同时,亚洲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需求疲软,大量新建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涌入亚洲-北欧贸易航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压力。马士基宣布的”震撼性”大幅提升FAK费率,只有在船舶运力减少的情况下才会生效。但考虑到2M联盟解散后,地中海航运作为独立运营商的运营目标,船舶运力的减少可能性并不大。
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未来前景充满挑战,第二季度已经给船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尽管如此,船运公司仍可能会寻求跟随马士基的脚步,通过类似的措施来提高运费。这种可能的变动为即将出货的货主货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船公司和客户的沟通、提前做好出货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免影响出货。
总的来说,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波动性将持续存在,而费率的调整、供应过剩以及船舶运力的变化都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对船公司和货主货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以应对可能的挑战。尤其是对货主货代来说,预见和应对可能的运费调整,以及做好出货计划,将是他们在未来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